利用上下班通勤的时间看完了《老谋子司马懿》,明明应该赶路的时候但屡屡因为紧张的情节而驻足停留。
作者参考了大量的史料来描写司马懿的一生,并且根据当时的情形,合理猜测人物之间的对话和心理活动。
此书在第一次出版时是中国第一本写司马懿的书。
司马懿一开始装病拒绝曹操的出仕要求,后来辅佐曹丕上位,然后开始展现自己的政治军事才华,熬死了强大的对手:诸葛亮,曹叡等;虽然一时被曹爽集团架空了权力,但之后装病韬光养晦,发动高平陵政变,夺取了权力,之后还镇压多次反叛。
司马懿在大众心中是个阴险狡诈的大白脸,这本书也不是要给司马懿翻案,书中也写了很多司马懿狠辣的一面,比如攻占东北公孙家后屠城的行为;比如答应放别人一马,等对方投降后,却食言处死了对方,可谓不信。
不赘述具体的情节了,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购买,绝对不会失望的,这本书你值得拥有。
看完全书,觉得司马懿成功的要素有以下几点:
能忍
出仕之前就能忍,能拒绝曹操,忍住不去做官,给曹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一忍就是好几年。
当权力被架空时也能忍,能忍住曹爽集团对他的不敬,挤兑,打压。
和诸葛亮对战时能忍,能忍住诸葛亮送妇女衣服,每日叫骂的羞辱。
不过在我看来最能忍的还是能忍住不改朝换代,不做皇帝。在司马懿还在世的最后两年,他绝对有机会选择当下就改朝换代,可以说如果当时他想称帝,那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拦的了他。但他没有这么做,有些事还是选择要留给子孙去做了。
做皇帝这个诱惑太大了,问世上有几个人可以忍住的?诸葛亮还说过如果北伐成功,别说加九赐,就是加十赐也不为过。可以去听下《晓说2017》里矮大紧就说过其实刘禅和诸葛亮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好,刘禅也在防着诸葛亮。所以如果诸葛亮北伐成功,那诸葛亮会不会篡位而自立呢?这个脑洞很值得开一下。
洞察人性
洞察人性,才能料事如神。司马懿非常了解人性,识人知人。
他的一大亮点功绩就是以惊人的速度平定了孟达的叛乱,这其实也归功于他了解孟达,诸葛亮等人的想法。
高平陵政变时,本以为是自己人的恒范去给曹爽通风报信,局势瞬间可能发生扭转时,他也准确的分析出了曹爽是不会采纳恒范的建议的,因为曹爽不过是匹只看槽里食的劣等马而已。
身体要行
司马懿活到了73岁才去世,这年纪在当时的年代已属罕见,就年龄这一项就把很多对手给熬死了。
把强大的对手熬死后,剩下的就都不是他的对手了。
这让我想起了王立群老师就曾经在百家讲坛说过一个人成功的四个要素:
- 你自己要行
- 有人说你行
- 说你行的人他行
- 身体要行
很多人前3点都做到了,但身体不行,历史里也就没他什么事了。
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在高平陵政变的前一天夜里司马懿派管家窥视兄弟二人睡眠情况。
兄弟二人都知道第二天要发动政变,司马师睡的和平时无差,司马昭却辗转反侧睡不着,司马懿立刻就知道兄弟二人谁更胜一筹了。
但后来司马师眼疾发作,随司马懿去了。从此之后世人只听说过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又有几个人知道司马师这个人的?